第二百二十章 待出兵,又逢司空病薨-《虎痴》


    第(2/3)页

    终是郭嘉说道:“荀慈明病薧,诚然是件憾事……但有一言,嘉不知当讲不当讲?”

    许褚叹道:“非常之时,有什么当讲不当讲,奉孝直言便是。”

    曹操也如是说。

    郭嘉便道:“司空荀公有名望于海内,他之病薧,必引得天下士人悲痛,我等当可利用此事,再为此战添加胜算。”

    荀爽名重天下,他的死,许褚固是替荀彧等荀氏子弟感念悲伤,但许褚非是拘泥于小节之人,大事在前,凡事如能有利于讨董,无伤大雅的情况下,他都愿意做。因而好奇地问向郭嘉,“奉孝,你且说于我跟曹将军听听看。”

    郭嘉深吸一口气,说道:“荀公一则是天下之名的士人,二则是位居三公的公卿大臣,三则是荀文若等人的长辈,我大汉以孝道治理天下,如荀公这般人物,必须得迎其灵柩归乡,才是正理。”

    许褚隐约从郭嘉话中摸到一点头绪,试着说道:“奉孝可是说,我与曹将军可以上书朝廷,请求迎回司空灵柩?”

    “正是。”郭嘉颔首道,“今我等与董贼所争者乃国事,司空病薧,迎其灵柩回乡乃私事。公私分明,主公与曹将军均可书信一封,派人送给董卓,请他把司空灵柩送到颍川。”

    曹操狐疑道:“可这样做,似也无奉孝方才说的,可为此战添加胜算?”

    郭嘉笑而不语,却见戏忠接过话头,朝曹操行礼道:“曹将军不妨想一想,如你是董卓,可会答应此事?”

    曹操沉吟道:“难说。”

    戏忠斩钉截铁地说道:“非是难说,是肯定不愿意。”

    “噢?戏君此话怎讲?”

    “当初董卓初入洛阳执掌朝政,听了周毖、伍琼、何颙诸君的建议,广征天下豪杰,举辟海内名士,才有了王公节、张孟卓、鲍允诚、刘公山等君在各地起兵之事,可以说是‘深受士人之害’,他定不会再被‘名望’所累,做违心之事。此时的董卓,当是深恨那些欺骗他的士人,断无答应护送司空灵柩返乡之理。”

    听了曹、戏两人的对答,许褚道:“如是董卓任意妄为,不愿护送司空灵柩回颍川,那么那些敬重司空的士人们就会因此而群情激奋,这样一来,我等出兵之时,舆论上支持我等的浪潮便逾盛。”转而看向郭嘉,“当就是奉孝说的胜算了。”

    郭嘉笑吟吟道:“主公英明。”

    许褚便对曹操道:“孟德兄,大军将出,又生枝节,莫若等此事有了结果,再行出征罢。”

    曹操一心要以讨董求名,可几个月都等了,也不急于这一时,当即应允,和许褚联名去信到洛阳,请董卓送还荀爽灵柩至颍川,好让他入土为安。

    ……

    数日后,洛阳军营中,董卓收到了许褚与曹操的信。

    将信看罢,董卓冷笑两声,用两根手指夹着信尾,边抖动边朝营中众人说道:“袁绍、袁术两个公子哥,老子杀了他们家五十多口人,屁都不敢放,一个缩在河内,一个龟在南阳,皆不敢战。唯独许褚与曹操两人小戆,我却是看走了眼。纵然如此,如今与他二人非亲非故的荀爽病逝,他二人竟还敢对我指手画脚,让我送荀爽灵柩回乡,想得美!”

    坐在下首的董卓长史刘艾闻言说道:“相国这是不答应他们了?”

    “除非此二人到我案前磕头认罪。”

    贾诩、李儒皆捏须不语,董卓见状,问道:“文和、文优,你们可是有话要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