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离开-《一脉承腔》
            
            
            
                
    第(3/3)页
    如果坚持不下去,今天就少了一位老腔大师。
    现在是现代社会了,很多迷信的东西被摈弃掉了,好的东西留下来,用科学的方法去传授老腔。
    为此张德林尽心尽力,打破了老腔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但即便如此,免费教学还是有人离开。
    每个人都是个体,都有选择权,刘兴武限制不了他们。
    陆续有人离开,到最后年轻人全都走了,一个人都没有留下来,只剩下一些老人还留着。
    “林雄,你有什么想法?”刘兴武问到。
    按照目前的态势,培训班开展下去,培养不了多少艺人。
    林雄想了想道:“他们不是因为不挣钱才走的吗,要不我们给他们发补贴学老腔,他们不就能留下来了。”
    “你敢这么想,我不敢这么做。”刘兴武摇了摇头。
    发补贴可以,钱从哪来?
    没钱万事难为。
    很多想法因为资金短缺就只能想,免费提供乐器和教材已经是老腔保护中心的极限了,想要再进一步,必须拿到政府的补贴的扶持。
    提议很不错,刘兴武写了份报告交上去,打算试一试,没过多久就被批回来了,拒绝理由是资金不足,没有那么多钱投给老腔的。
    社会在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资金,政府首先会将钱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基建的钱都不够,更不可能拨经费给老腔了。
    没办法,只能先这么搞着,能留住多少人就留住多少人。
    第一期培训班肯定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出现问题是好事,总比发现不了问题要好。
    张禾也知道了培训班的困境,但是他也没法帮忙,只能在剧场上贴一个广告,帮忙宣传一下。
    老腔的演出逐渐变得少了起来。
    热度过去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老腔剧场里,张川站在舞台上,跟着老艺人们一起演出。
    他现在已经开始跟着培训班学习老腔了,张德林对他的教导比之那些普通的学员更为严格,毕竟他是张家人。
    如今,他就在跟着玉胜爷一起熟悉舞台,能尽早出师就尽早出师。
    张禾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看着几个人的表演。
    手机响了起来,张禾一看,打电话来的居然是北京的号码,赶紧跑出去接了起来。
    “你好。”
    “张先生,我是李湾。”
    “李教授?”张禾惊讶道。
    “换了号码,没来得及说,你正好存一下。”李湾笑道。
    “李教授您客气了。”张禾回应道。
    李湾顿了顿道:“张禾,这次来是给你介绍一个好事情。”
    “李教授,你请讲。”
    “北京人艺话剧团正在筹划一场大型的话剧演出,导演是我的朋友,这个话剧是用小说改编的,作者是陕西的一位大作家,很有名气。”
    “话剧表演需要陕西本地的一些戏曲,导演正在找合适的,我向他们推荐了华阴老腔。”李湾笑道。
    “谢谢李教授。”张禾赶紧道。
    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李湾居然还记得他们,能在这个时候将华阴老腔举荐出去,这份恩情实在难以忘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