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离开-《一脉承腔》
            
            
            
                
    第(2/3)页
    这些来学习的人,不能指望人家对老腔有多么的热爱,抱着什么心思大家都清楚。
    老腔现在在各地演出,上电视,肯定是挣钱的。
    可能有人是热爱,但是大部分来学老腔都是为了学一门手艺,好混口饭吃,毕竟这里不用交学费。
    刘兴武告诉他们的就是,学老腔,能挣钱,这样才能留住人。
    一些老人坐在下面心不在焉,根本没把这个毛头小伙当回事,有几个都是可以做爷爷奶奶的人,更不会把刘兴武当回事。
    “各位学员,既然来到了培训班,我们就要有规矩,每天早上七点练嗓子,必须起床……”刘兴武语气严厉道。
    第一次干这个事,有些生疏,但是硬着头皮也得上,第一期培训班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开下气。
    等到说完规矩,刘兴武让张德林过来,开始讲授老腔的一些知识。
    “每个人一本书,这个书要保存好,这是我们的教材,用完了要还回去。”刘兴武叮嘱道。
    不要钱的东西不会珍惜,要是搞丢了也是损失,能省一点是一点。
    黄汉的学习热情很高,在课堂上频频提问。
    第一天讲的是乐理,没有实践。
    课程结构是和西安音乐学院那边商量过的,梁秋梁主任专门指导,还给老腔艺人们来了一次岗前培训,张德林这才能踏踏实实的讲课。
    第二天,开始实战,发乐器。
    人手一把乐器是必须的。
    月琴课上教月琴,二胡课上教二胡……
    培训班还算正常,刘兴武的心也能放下来了。
    过了一个多月,黄汉走进了办公室。
    “刘主任。”黄汉有些不好意思道。
    “怎么了?”刘兴武疑惑道。
    “你最近学的都很不错,德林爷还在我跟前专门夸过你,等学成毕业之后,你肯定是这一批人里面最出色的。”刘兴武笑道。
    不过黄汉闻言脸上没有丝毫的喜色。
    “刘主任,很抱歉,我不能在这里学习了。”黄汉缓缓道,不敢和刘兴武对视。
    “不学了?”刘兴武惊讶道。
    黄汉是他招进来的,学的很不错,以后肯定是能出去演出的。
    “刘主任,我家里不让我继续学了,说是在这里耽误挣钱,在外面打工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在这不挣钱,等到能挣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我……”黄汉说到。
    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之前已经有一两个因为各种原因离开的学员。
    年纪大的是因为要种地,要带孩子走了,年纪小的因为结婚,要出去打工走了。
    不是真心喜欢老腔的,留不到最后。
    刘兴武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主任,等我挣到钱了我会回来学老腔的,可是现在我学不了了,村里的同龄人都出去打工,挣到钱回来盖房娶媳妇,我要是再不挣钱,我爹娘就要把我赶出家门了。”黄汉说到。
    “行吧,那你办一下手续,走吧。”刘兴武有些颓然道。
    “谢谢刘主任。”黄汉鞠了一躬。
    一旁的吴小倩给他办了手续,黄汉很快就离开了这里。
    家里催只是理由,其实是自己不想学了,刘兴武能看出来。
    学老腔的过程是十分枯燥的,要耐得住性子,要有毅力,要能吃苦……
    年轻人有几个能坚持下来,就算能坚持下来,那些年轻人也不会来学老腔。
    张德林小时候学艺的时候,因为按照老腔的规矩,开嗓前要喝自己的尿,那时候张德林也犹豫过,但是在师父的鞭策下还是将尿喝进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