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牧马人》是第一篇短篇小说。 《暗算》就是第一篇中篇小说,进步了! (ps:字数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路遥的《人生》,字数是14.4万,得的是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活着》12万字,但是算长篇。) 稿子在人群里传阅,看过的没有不心服口服的,但伴随服气而来的,还有沉重的压力。 在他的面前下,他们这些天之骄子,瞬间仿佛泯为众人,这得造成多大的心理打击! 还能不能好好愉快地玩耍了! “可惜了,这种题材我是一窍不通,不会写,也写不了。”蒋紫龙叹了口气。 方言安慰道:“术业有专攻,每个作家都各有所长,没有必要强求。” “你说的没错,我还是专注改革文学,继续挖掘国营企业改革和冲突这块东西。” 蒋紫龙郑重地点了下头。 “真的羡慕你们,都已经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莫伸向从古桦身上寻求安慰。 古桦却出乎他的意料,“我也已经想好了,准确地说,我在入学之前就确定了。” “什么方向?” 方言等人齐刷刷地看向他。 “就是反思文学。” 古桦直说《牧马人》以及掀起的反思文学浪潮,一下子启发了他,正好手头有个故事。 方言道:“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这是我到一个山区大县做采访,这个县文化馆的人跟我讲了一个寡妇的冤案。” 古桦简单地复述了一遍,故事本身很悲惨,这个寡妇前后死了两个丈夫,却一脑子的宿命思想,怪自己命大,命独,克夫。 方言立马猜到是《芙蓉镇》的故事原型。 “我准备把这个故事加工,往里面加入一个类似许灵均的角色,但没有《牧马人》那种人跟人之间的温暖,他要饱受欺凌,要人格侮辱,然后跟寡妇主角组成一对苦难夫妻。” 古桦认真道:“在苦难中相互慰藉。” “还不够。”方言摇头。 “哪里不够,岩子你说说看?” 古桦一本正经地请教。 方言建议道:“我觉得既然写农村,为什么不把反思和乡土结合起来?” “岩子,伱说到我心坎上了,我也有这种想法,我打算把自己二十多年来所熟悉的湘南乡村里的人和事,融进这里面。” 古桦就像遇到了知己,一拍大腿。 两人聊的很投机,方言没有直接从电影版本直接引导,而是拿出类似的《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拿这个来跟古桦交流。 “嫉妒容貌会不会庸俗了点?” “那就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