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将时间往前推移一些,在前一天的晚上。 当伊阙关被攻破的消息传来,整个洛阳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恐慌。 前几日广成关被破,便有人危言耸听,说贼军不日将兵临城下。 当时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那可是依水而建、天险自成的伊阙关,哪里会有那么容易被攻破? 只需扼住渡口,让贼军无法过河,那这些贼人根本无法突破伊阙关,更无法威胁洛阳! 广成关被破,虽然让他们十分惊讶,可仔细想想,却是情有可原。 如今天下大乱,为了平定战乱,洛阳空虚,各处关隘,防守的人也相对少了很多。 再加上久无战事,广成关的守军疏忽大意,被贼军突袭拿下,也属于正常情况。 但伊阙关就不同了,一是有天险作为依仗,二是朝廷已经反应过来,派遣了禁军前去支援守城。 贼军想要攻破伊阙关,可谓是难如登天! 大多数人,都不觉得,那一伙人数并不算多的贼军,能攻陷伊阙关! 然而,当前线情报再一次传来,所有人都惊呆了。 攻城不过一日,贼军便拿下了伊阙关! 他们是如何度过伊河的? 竟是天寒地冻,将伊河冻成了冰,直接能通人了! 那么多年了,伊河一直流淌不息,从未冻结过。 然而就在这一年,贼军进攻洛阳,老天爷就让伊河冻住了…… 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 这个时代,天命之说,简直不要太盛行。 这么巧合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除了相信天命,便没有第二种解释了。 他们可不知道什么叫‘小冰期’。 当这消息传来,起初还被朝廷管控,不想让这消息泄露出去。 然而如今的朝廷,哪里还有这等掌控力,根本管控不住。 消息不胫而走,不过一夜之间,便传遍了整个洛阳! 哪怕是洛阳的底层百姓,都听说了这个消息。 时间虽已入夜,但皇帝还是紧急召开了会议。 文武百官听到消息后,一个个都被惊醒,表情十分错愕。 他们知道伊阙关的防守会很难,贼军可不是那么容易防住的,但问题是,怎么不过是一日的时间,就让贼军攻破了? 这也太快了吧!! 在这一刻,这些官员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危险波及到自身的时候,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官员,终于开始慌了。 但问题是——眼下又该如何自救? 官员们三五成群,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赶到了宫中。 一踏入温室殿,不少官员都松了一口气,这里温暖如春,只是一会儿,便感觉燥热,连忙脱去了身上有些累赘的大衣。 温室殿有着“壁炉”和“火墙”,效果类似于地暖,能在冬天保持相当高的温度。 所谓‘火墙’,便是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以取暖。 壁炉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也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 早在秦朝时期,这种设计便很常见。 其实这类设计还有许多,只在不经意处显现出皇家的别具一格和尊贵。 大臣们聚集完毕,不少人将目光看向地上一直长跪不起的人,目光中顿时出现一些鄙夷。 跪在地上的人,赫然是前几日信誓旦旦说‘关在人在,关亡人亡’的阉人蹇硕。 此刻,皇帝刘宏也来到了这里,看到还在跪着、瑟瑟发抖的蹇硕,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怎么还有脸回来?!” 听到这话,蹇硕惶恐的说着:“奴才罪该万死,本应该死在那伊阙关,但为了带回情报,奴才不得不回来!” “陛下,贼军攻城,用到了一种名为‘火炮’的武器!” “此外他们还会用一种爆炸物,威力巨大,能直接将城门炸开!” “凭借这两种武器,贼军方才在一日之间就攻破了伊阙关!” “并非是奴才不想死守下去,实在是大势已去,根本无力回天!”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将情报带回来!” “哪怕陛下处死奴才,奴才也要将情报带回给陛下,让洛阳城能守住贼军的攻势!!” 这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情意深长,更显得他蹇硕忠心耿耿。 其实这话,早在溃逃的时候,就开始绞尽脑汁的在想,一直想到了现在,才整理好。 刘宏听到这话,不由得皱起眉头,随后将目光看向文武百官。 “诸位公卿,贼人即将兵临城下,你们可有什么对策?” 这话一出,众人不由得沉默。 此时,太尉段颎站了出来。 段颎,字纪明,少时学习骑射,有文武智略。 汉桓帝时入军旅,先破鲜卑,后讨平东郭窦、公孙举起事,以功封列侯。 延熹二年起戍边征战十余年,百战羌人,至永康元年平定西羌,建宁二年平定东羌,前后斩东西羌六万余级。 累功封新丰县侯。 如今已坐到了太尉一职上! 他和宦官走得很近,所以权势并没有受到影响,又受到朝廷百官排挤,成了一位‘孤臣’,平时颇受刘宏信任。 此刻他站出来,刘宏顿时大喜,连忙问道:“段公有什么对策?” 段颎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陛下,事到如今,贼军势大,士气正盛,还掌握利器,洛阳守军人手不足,想要依靠洛阳城防守住,胜算并不是很大!” 这话一出,刘宏的脸色顿时一变。 那些大臣们听到了这话,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事情已经严峻到这一步了吗? “那段公的意思是……?”刘宏开口继续问道。 段颎此刻站出来,绝不是出来打击人的,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果然,下一刻,段颎开口说道:“事情已经无法回旋,所以臣有一个不成计策的计策。” “快说!”刘宏催促道。 段颎认真的说道:“陛下或许可以封赏此人,使其收兵!” 这话一出,刘宏脸色有些微妙。 文武百官听到这话,更是错愕不已。 有人忍不住开口讽刺:“封赏?那得多大的封赏,才能让贼首撤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