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一触即发-《一战笔记》
第(2/3)页
快速挺近的23师像是一支孤军,一心向主力靠拢,汇合。罗马尼亚4集的主力倚靠着南北走向的高原,试图通过有利地形与鲁道夫的部队对峙。4集团军如今形势严峻,其第7军作战失利,孤悬在最北边。第4军防卫侧翼,面临着匈牙利19军的充沛兵力,只能原地固守。
23师千里奔袭,鲁道夫不知道它是为了解围还是为了增援。对于这支暴露在眼前的敌军,鲁道夫别无选择,只能去全力击溃他们。
刚经过战火洗礼的105师收到了命令,鲁道夫令他们立即向公路方向移动,确保在今后两天时间内,成功对敌军形成阻击。
105师是一支新编部队,在仓促组建中,缺乏训练与充足的装备,他们不具备机动作战的能力,甚至连后勤补给部队都尚且不足。
19军在南边压迫着敌人两个军,背负了艰巨的任务,鲁道夫十分勉强地将105师抽调出来阻击罗马尼亚的援军。
时间紧迫,士兵们才刚构筑好简易的防线,就遭遇了敌23师的前哨部队。一场草草的战斗结束后,罗马尼亚人探明了情况。
老旧的1905型野战炮不紧不慢地轰鸣着,堪堪7公里的射程难堪大用。即便如此,火炮的质量也不是最大的短板,105师仅仅配备12门野战炮。一个炮兵营对战局作用十分有限,幸亏罗马尼亚军队装备低劣,否则鲁道夫也不敢将这样一个简配部队派去阻击敌军的一个主力师。
事实上,诺大的帝国还不至于落魄到连师属的炮兵团都凑不齐。匈牙利境内仍旧保有充足的预备役炮兵,但他们装备的却是上世纪的青铜火炮。将这些古董送往前线,只能占用宝贵的补给线。
敌军指挥官极为果断,在经过了不到两天的接触后,罗马尼亚人的大举进攻就开始了。
8月21日中午,经过了一番尚可的火力准备后。旷野上出现了许多灰色的身影,罗马尼亚士兵潮水般向前涌来。
伴随着稀稀落落的炮灰声,简易的堑壕里,一个个匈牙利士兵端起了步枪。
急促的迫击炮不断炸响,罗马尼亚人依旧向前。逐渐,在机枪交织的火网中,许多身影彻底地倒下了。
随着眼前的身影不断清晰,这些匈牙利新兵们不断瞄准着目标,子弹在空中飞舞着。眼前的罗马尼亚人隐蔽着,匍匐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