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返德军总部(六)-《大国海魂》
第(2/3)页
罗马利亚的参战对同盟国来说是灾难性的,它不仅宣告同盟国获取稳定石油供应的努力功亏一篑,还让战火烧到了奥匈帝国本土。
此刻,奥匈帝国主力被牵制在东线战场。对俄军追亡逐北,仅有二十万陆军在巴尔干半岛作战,在奥匈帝国与罗马利亚的边境线上甚至只有五个战斗力低下的预备役师。意大利陆军的主力被牵制在北非和热那亚地区,在巴尔干半岛仅部署有十万人,而且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那个经久不衰的关于意大利参战的笑话被证实,德国很有可能被迫分兵意大利以保护这个外强中干的盟友。在巴尔干半岛实际是保加利亚陆军在挑大梁。罗马利亚全国总动员后迅速兵分两路,一路支援在希腊北部作战的协约国部队,一路突破边境线偷袭奥匈帝国本土。
罗马利亚的参战和帝国本土遭受攻击的事实震惊了奥匈帝国哈布斯堡。老皇帝约瑟夫的健康因战事失利而迅速恶化,4月11日晚上,老皇帝如往常一般叮嘱侍臣在第二天凌晨叫自己起床,可是这一次,皇帝没能醒过来。
继承皇位的是老皇帝的侄孙卡尔大公,那是一个比罗曼洛夫王朝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霍亨索伦王朝的德皇威廉还要差劲的家伙,文不足以安邦武不足以定国,奥匈帝国形势斗转直下,匈牙利的政治家甚至直言不讳:
“实际上随着老皇帝的寿终正寝,哈布斯堡王朝也已经宣布了死亡。”
南欧战争形势风云变幻,在东线战场,罗曼洛夫王朝也出现危机。
“混乱的战场上,灰色牲口们穿着肮脏的褪色的军服,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沿着公路和铁路线走。灰布帽和少量钢盔下面未刮胡子的脸是憔悴的,由于这两个月的战斗、饥饿、恐怖和死亡威胁使得灰色牲口身体异常消瘦。他们食不果腹,疾病缠身,没有弹药,身后除了被打垮了的军队就是不断追击的德国人。枪炮声一直不曾停歇,灰色牲口们只能沉默着向北或者向东走,直到再也迈不开步子,被督战队就地枪决或者向德国人投降。
就在撤退的途中,怨气一再被积蓄,踏进白俄罗斯的那一瞬间,警察向圣彼得堡游行民众开枪的消息传来,士兵的愤怒和不满达到顶点。”
这是一位老布尔什维克的日记。吞下装在波兰口袋里的七十万俄军后,德军开始全线反攻。俄军只能后退再后退,直到西线危机和后勤困难让他们停下脚步。
损失一百三十万兵力的俄军勉强将战线稳定在立陶宛里加北部到白俄罗斯明斯克一线,这一次,他们丢掉了差不多半个波兰的领土。
波兰战役后,亲身经历战争的残酷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继续御驾亲征的勇气,他准备让弟弟米哈伊尔大公代替他指挥前线军队,自己则乘坐火车返回安全的圣彼得堡。不过波兰战役后的圣彼得堡未必安全。
开战两年以来,沙皇政府的大量征兵使得农村缺乏足够的劳动力,造成粮食短缺。地主和不法粮商又囤积居奇,最终酿成了可怕的大饥荒;巨额军费造成的财政赤字使经济崩溃、工业破产、失业激增;拉斯普京之死证明忠于沙皇的贵族阶层也对俄国现状忍无可忍,甚至有部分激进的保守党派主张应该采取恐怖手段除掉皇后。迫使沙皇退出战争进行改革。
**、剥削和军事上的失利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帝国。内部矛盾被迅速激化,1848年革命时号称欧洲压路机的双头鹰处于随时崩溃的边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