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日德兰,日德兰!(四)-《大国海魂》
第(2/3)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家公主号战巡装备的坡伦火控系统与虎号战巡的德雷尔火控系统渐入佳境,塞德立茨号战巡连续吃了两枚近失弹。
英国穿甲弹性能早在多格尔沙洲海战结束后就被一些观测员提出质疑,可惜海战中的英国战舰惨不忍睹的命中率掩盖了这一问题。英国被帽穿甲弹战斗部主要是苦味酸,这种**在纯净物室温下为略带黄色结晶,虽然威力和猛度略大于德国货,但是容易与弹体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易燃易爆储存不易,再加上英国人使用不稳定的凡士林作为稳定剂,炮弹早炸问题更加突出。
德国穿甲弹主要采用**烈性**作为战斗部,定时引信的性能也更加稳定,所以不虞炮弹早炸问题,这种穿甲弹比起英国货更具有穿透力。可若论近失弹的威力,德国穿甲弹可就大打折扣。具体来说,哪怕德国近失弹非直接命中的爆炸点距离舰体只有四到五英尺的距离,可是因为**战斗部、钝性稳定剂的技术更加成熟的定时引信,它们总是在水下部分才能爆炸,因此爆炸点与船体之间将有一层由液体海水组成的保护层,会大大减少爆炸对舰体舱壁的冲击,并阻挡炸弹破片,使得其只能造成很少的一点甚至是无法造成任何伤害。即便偶尔能形成舰底非直接命中,至多只会对战舰产生震颤、位移、底舱装甲凹陷等威胁。
英国穿甲弹虽然有早炸问题,可是当这些“问题”穿甲弹形成近失弹时,其威力往往会大大增加。当英国穿甲弹触碰洋面会有相当几率发生早炸,于是爆炸产生的水柱与高速运动的破片会对水线带主装甲以上的上部装甲形成相当大的威胁。
两枚近失弹有一枚系皇家公主号杰作,早炸的苦味酸形成的浅黄色的水柱呼啸着拍打塞德立茨号战巡,将一艘蒙着帆布的救生艇砸坏,炮弹形成的碎片也在吕佐夫号200毫米侧舷上部硬化装甲表面擦出点点星火,继而发出可怖的、刺耳的凄厉声。
虎号战巡的那一枚近失弹难得的没有早炸,反而穿透海水后在10英尺深处爆裂,于是冲击波积压炸点与塞德立茨号战巡舰体底舱的海水,形成无数细密的气泡,将标准排水量超过24,900吨的主力舰向左推移了近半米,并且形成剧烈的震颤。
舰体似乎跳跃了一下,光着膀子重复铲煤、转身、扬煤动作的锅炉兵顿时东倒西歪,不少运气不好的家伙在坚硬的煤仓出煤口或是锅炉密如网织的水管阀门和零件上磕碰,旋即头破血流;正在检查上一枚15英寸近失弹损失情况的损管兵脚下猛烈的震颤起来,似乎有一股子蛮力肆无忌惮的扑来,将他们轻易掀翻在地。
“损管队,请确认塞德立茨号是否中弹,反馈损失情况!”拥有400毫米正面防御装甲的塞德立茨号司令塔拥有减震效果,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仍然清楚明晰的自脚底传来,经验丰富的莫里茨-冯-俄戈蒂上校抓起内部电话话筒,向各舱室询问情况。
“第一枚近失弹,舰舷非直接命中!”塞德里茨号战巡正全速前进,巨大的风声、机器的轰鸣和350毫米主炮的炮声,以至于近失弹的爆炸声都被掩盖过去。舰体四周到处是冲天的水柱,高过烟囱,甚至劈头盖脸的泼到高处不胜寒的瞭望员身上。偶尔眼前亮光一闪有东西过去,在舰体四周劈啪作响,那是四散乱飞的弹片。大胆的瞭望员不顾激荡着的水柱和飞舞的弹片,仔细检查英国人炮弹的落点,将信息传回司令塔。
“第二枚近弹,落点右舷5米处,命中情况不明!”
“损管队报告,近失弹,舰底非命中!底舱轻微受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