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出国-《清末》


    第(2/3)页

    这种手枪只要是中国人民都知道,中国人称它为匣枪、盒子炮、驳壳枪,是当年中国人民抗战的利器,不过此时的毛瑟**却与抗战时期的不太相同,它目前还没有速射功能,属于一种装弹量比较多的单发手枪。

    警卫连的连长并没有使用徐氏家族的人,而是让在长沙事件中表现良好的石大壮担任。

    石大壮是从江西萍乡逃难来的难民,其祖籍其实也不是江西的,而是山东,庚子年山东闹义和团遭到山东巡抚袁世凯的强烈镇压,石大壮的父亲由于跟着义和团练拳也受到了冲击,为了逃命就带着全家投奔带江西萍乡的亲戚家中,靠着有点力气为地主家做长工。

    由于石大壮的父亲在山东的时候和别人比武伤了肺叶,自此就落下了肺痨,再加上逃难时饥一顿饱一顿的奔波,最终在去年的时候就病死了,只剩下石大壮的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妹妹。

    当石大壮的父亲还在的时候,父子两个给地主做帮工还勉强能够养活整个家里的开销,自从石大壮的父亲去世后家里就变得非常拮据了。

    在徐卫开设纺织厂的时候,派人到周边的省份招收女工,徐大壮的妹妹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到招工的信心央求哥哥带自己来长沙做工。

    当时女子在外做工是一个非常辱没祖宗的事情,不过此时家里的状况实在是无以为继,于是石大壮一狠心就从地主家借了一吊钱作为母亲的生活费,而自己就带着妹妹来到了长沙。

    当时徐卫为了招到工人,于是就设立了先发半年工资的规定,当石大壮将妹妹送进工厂后准备带着妹妹半年的工钱和一两银子的路费回家继续做自己的帮工时,无意中看到了徐卫招收男工的信息,想到自己的妹妹不过十五岁,独自留在长沙还不太放心,于是就在徐卫的招工处报了名,并且回老家还了地主的帐后接了老娘直接在长沙安了家。

    石大壮今年不过二十岁,在徐卫从男工中招收第一批护卫队员的时候就报了名,成为了最早期的一名护卫队员。

    由于石大壮从下就跟随父亲练拳,着实练了一身不错的武艺,再加上这小子心思灵活,很快就被英国教官看重,在护卫队扩编的时候被提拔为小队长,并且随着护卫队人数的增加又被提拔为中队长。

    石大壮不仅拥有山东人标准的大汉身材,还有着山东人敦厚老实、讲义气的优点,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徐卫给的,再加上护卫队中生活委员的蛊惑,更是将徐卫当成了再生父母,也愿意为徐卫赴汤蹈火,在当时寻找徐卫的时候,认为巡警道的警察挡住了自己救援徐卫的去路,于是就带头缴了巡警道警察的枪械。

    徐卫在选取警卫连连长的时候接见了很多护卫队的生活委员,从他们那里了解了石大壮的思想状况,最终选择了石大壮作为自己警卫连的连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