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蔡琰-《虎痴》
第(2/3)页
传说中的鱼肠剑,出处也是这里。
蔡琰进一步说道:“君侯此番回庐江郡,以小女子之见,定是要奋发图强的。既是要奋发图强,那便要强兵富民,要强兵富民,便不得不对郡中旧有的豪强、大姓进行打击。君侯,世风好勇斗狠,何况偏隅的庐江郡?豪右大姓,豢养死士门客,其中若是出了个专诸般的人物,君侯纵是宏图远大,亦不过是具倒尸也。”
许褚目瞪口呆,他完全想不到会从蔡琰口中听到这番话。
蔡琰不同于当世泛指的那些名门闺秀。
她的父亲蔡邕,历经宦海起伏,灵帝曾经重用过他,因为权宦的谗言,被迫离朝;等此间事了,好容易被重新召回朝中,却在经过五原郡时,得罪了当时身为五原太守的权宦子弟王智,再次被诬告‘心怀怨愤,诽谤朝廷’,因怕被权势熏天的宦官们追杀无法幸免,蔡邕不得已再次逃亡,在庐江隐居了十二年之久。
跟随父亲颠沛流离的蔡琰,甚至亲身经历过被政敌派来的刺客追杀的事情。
蔡琰经历过哪些事情,许褚当然不会知道,可他也知道三国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过被遇到刺客的经历——比方说刘备、孙策两人,后者更是因此英年早逝,为时人所叹息。
许褚收起散漫之心,朝蔡琰拜道:“多谢提醒,在下受教了。”
不仅是在自身安全方面,蔡琰所说的关于庐江豪右大姓的话,也提醒了许褚。
庐江不是颍川,颍川郡临着洛阳,郡中百姓受王道教化较深,反观庐江郡,许褚了解到的是自黄巾之乱以后,郡中的豪右大姓便乘机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不仅豢养门客、死士,还和郡中的盗匪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先前刚到庐江的时候,为了全力准备讨董,许褚对此只能徒呼奈何。如今讨董结束,他携大胜而归,自然要对这些人进行大幅度的清理。
如此想来,蔡琰的提醒丝毫不为之过。
回到帐中后,许褚彻夜难眠,第二天行军路上,他向郭嘉、戏忠谈到了这件事。
戏忠冷笑道:“豪右大姓,多行不法事,且有贵胄庇护,家资动辄成万上亿,主公如想治理好庐江郡,当然要对他们下重手。”
戏忠说完后,郭嘉补充道:“主公还记得阳翟黄氏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