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许褚既然提出了观点,岂会事先没有腹案?关于董卓日后的行事,他跟戏忠有过几次探讨。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浅,在下才会作此判断。况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尝听有人言道:董卓数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后宗亲……我看许君此言,并非无的放矢。而且汉家故事,为‘大将军’者,向来是天子舅氏。哎,只叹太傅与司隶并无驱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结合许褚、荀攸的话,董卓竟是想通过跟故太皇太后攀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后的亲戚之外,他要成为外戚的另一个条件,便是改立董侯为帝。 董侯刘协,从小跟着董太后长大,董家在刘协那里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废立天子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实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来,居然出奇的顺理成章。 伊尹、霍光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废立天子。 许褚语出惊人,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两叔侄对他的印象。他功劳有了,起事的基础有了,现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间名士对他的认同感。要想彻底改观荀彧、荀攸等士人对他的看法,就得表现出远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临时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废立天子的可能性。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发生,拥有后世眼光的许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机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对董卓的内心想法只隔了层窗户纸的时候。 荀彧、荀攸一点就通。 周毖则言道:“董仲颍是外臣、武人,于朝中并无威望,岂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凉州人士,在座四个人里,他对董卓的看法是属于相对温和的。 许褚既然提出了观点,岂会事先没有腹案?关于董卓日后的行事,他跟戏忠有过几次探讨。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浅,在下才会作此判断。况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尝听有人言道:董卓数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后宗亲……我看许君此言,并非无的放矢。而且汉家故事,为‘大将军’者,向来是天子舅氏。哎,只叹太傅与司隶并无驱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结合许褚、荀攸的话,董卓竟是想通过跟故太皇太后攀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后的亲戚之外,他要成为外戚的另一个条件,便是改立董侯为帝。 董侯刘协,从小跟着董太后长大,董家在刘协那里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废立天子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实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来,居然出奇的顺理成章。 废立一事,不可多谈,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大胆了。 荀彧确如许褚所想,深深叹了口气,蹙眉闭眼,作沉思状。荀彧惊叹于许褚的眼光,居然都赶超在他们这些‘名士’之前,又叹息宫中刚刚经历一次血腥政变的天子,或在不久的将来,又要迎来一次大起大落。 谈性全无,众人都起身向荀彧告退。 离开荀彧府邸,许褚返回太傅府舍中,袁绍那边传来准确消息,后天上午,着许褚入宫觐见天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