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泰甲数字-《风卷西秦》
第(2/3)页
放下毫笔,龚长秋伸了个懒腰,这才发现屋中多了个人,笑道:“泰甲,什么时候来的?”
“就在刚刚,”泰甲应了一声,“阿母让我带些吃的给长老。”
“放那边吧,我这里忙着呢!”
泰甲问道:“长老是忙着计算圆周率?”
“嚯!你居然知道圆周率?”龚长秋惊奇无比,这种专业性术语,整个蜀国都没有几个人知道。除了他这种老不死的,也就只有宫廷里面专业的数学家知晓了。
“略知道一点……”
泰甲笑了笑,他可不敢说圆周律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的数字。数学不同于其他,别人费劲心力计算千年得出来的结果,你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告诉了别人,别人做何感想?
别人会想,自己花费了一辈子时间算的是什么?他的这辈子有什么意义?
更何况,别人不见得就会信。
“唉……”龚长秋苦笑一叹,“知道有什么用?圆周率这玩意儿太难计算了,现今我们也只知道圆的周长大概是直径的三倍多点,确切的数字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算得出来……”
泰甲望着那一纸草稿,无心的说了一句:“用那等数字,太麻烦了!”
龚长秋一愣:“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
泰甲点了点头,心想将阿拉伯数字告诉给他,方便他之后的计算,也算是自己的一片好心了。
从龚长秋手中取过毫笔,泰甲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写上了阿拉伯数字的“0到9”,并给龚长秋一一介绍:“这是零,这是一……几乎所有的数字都能用他们代表。用这种数字,比长老你的那等数字可简单许多!”
泰甲心想,数字这种东西不过是个代表罢了,他们的最终出路就是简化,若一直用那等古老的写法,中国的数学会慢上多久?
可是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前,依旧有不少的数学大家成就非凡。数字并不是一切,数学家们诚恳求解的内心,方才是中国数学最大的动力。
“这……”
龚长秋看着泰甲写出来的阿拉伯数字,与自己印象中的数字偏差极大——数字竟然能这么简单的表达出来?
他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只要那个符号能够代表某个数字,那它便有存在的意义。只是用了这么多年古老的符号,他却没想到会在晚年遇上又新又简洁的符号。
“那,那十位数,百位数又如何写?”龚长秋近百岁的人了,骨子里相信祖先的智慧,怎可能泰甲的只言片语就让他折服?
“十位数是这样的,百位数,千位数……”
泰甲细心的教导着龚长秋阿拉伯数字的用法,就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也能完美表达出来。龚长秋几乎感到窒息了,他迷茫的看着自己的另一手草稿,整张草稿大部分都用来写数了,真正用来计算的篇幅极少——若他早知道这种数字,他岂会浪费大半辈子的光阴?
“八十年奋斗,不及一少年朝夕!”龚长秋看着泰甲写着数字的纸,痛苦的哭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