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世子太过嚣张啊-《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1/3)页

    第102章  世子太过嚣张啊

    五月时,工部侍郎裴宥以钦差大臣之身前去江南,于江宁亲自督建五座官署学堂,赢得百姓一片叫好。

    一月余的时间,江南其余七府纷纷效仿,一时建起二十多座学堂。

    但就在前几日,一场大雨,裴侍郎亲自督建的五座学堂,竟然塌了两座!

    幸而是夜晚,只砸伤了两名夜宿看管学堂的管事。

    但钦差督建的学堂出了这种事,无疑是在狠狠打朝廷的脸。昨日工部尚书就提前得了消息,顾不上裴侍郎在休婚假,匆忙将他叫去工部商议了整晚,研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临到天亮时,沉静整晚的裴侍郎将图纸一合,低笑一声:“问题出在哪里,都不会在这里。”

    起身作揖:“有劳张大人,此事并非针对工部,下官督建的学堂,下官一力承担。”

    张国璋在朝廷浸淫这许多年,当然看得出这背后针对的是谁。

    朝廷年年派钦差去江南,年年空手而归,为何?难道真都养了一群酒囊饭袋,江南八府那些表面工夫就将他们糊弄过去了?

    并非如此。

    江南八府上头是两江总督,而两江总督,上头是瑞王。

    嘉和帝今年四十有八,却迟迟未立东宫。

    大皇子身子孱弱,三皇子英年早逝,如今能有一争的,也就二皇子瑞王,和四皇子楚珩。

    虽说四皇子年纪轻轻便能力突出,在朝中有不少支持者,可到底才十七岁;瑞王年长,又娶得谢氏嫡长女,更多朝臣看好瑞王。

    一个备受看好的储君人选,谁愿意得罪?

    也就裴世子,性子本就孤傲,又初生牛犊不怕虎,连三分薄面都不给人。

    如今两江总督是定罪了,但江南那一脉的官员还未来得及换完,就连南国子监,也都是瑞王的人。

    若只是这两间学堂便罢了,怕就怕瑞王气性被激起来,白日里再塌个一两间,砸死弄伤了书生们,那可就不好善了了!

    一整日,张国璋坐立难安,就等着长公主传他过去问话。

    在他看来,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裴世子与瑞王到底是表兄弟,有一层血缘关系,长公主当年也是抱过瑞王,悉心待过瑞王的。只要她从中做和,表兄弟两人坐下来吃个茶喝个酒,裴世子给瑞王赔个礼,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至于那倒了的学堂,正值雨季,什么理由找不得?

    但一直等到暮霭沉沉,都没见国公府的人过来,张国璋耐不住,让下人去打听了一下。

    如此时候,裴世子竟然还陪夫人归宁去了!

    还归得整整一日都未回来!

    瑞王那边可是连折子都找人写好了,就等世子三日婚假过去,明日一早给他一个大礼。

    张国璋连声叹气,到底是年轻,锋芒太过,锋芒太过啊!

    那厢温凝还在马车上琢磨了一下,嘉和十五年的七月,朝中并无大事发生。

    上辈子这个时候她甚至还在沈家。

    因此对于裴宥今晚要做些什么,她毫无头绪。

    但她也没多想,管他要做什么呢,算盘没打到她头上来就行。

    可她怎么都想不到,今晚这算盘,还真是打在她头上的。

    顾飞从施家出来,回头看了眼已经火速将行李装上马车,准备拖家开口离京的施大夫,很是困惑地抓了下脑袋。

    今日归宁的一行人都在望归山山脚停下,只有徒白陪着世子和夫人上山了。

    世子临走前,在他耳边低声吩咐,让他先回京来,给施大夫千两银票,他自然该知道怎么做。

    虽然有些不解,但他半点不敢耽误,入了城就来这施家。

    施大夫在外出诊,他等了一个多时辰人才回来。

    可一瞧见他,施大夫似乎就明白他所为何事。待拿了他的银票,更是马不停蹄地招呼家人将收拾好的行李往马车上搬。

    临走前,施大夫朝他行礼:“麻烦顾侍卫给世子爷传句话,给夫人拿错脉,是老夫学艺不精,如此拙艺,万不敢再耽误京城的贵人们,今后必不敢再踏足京城半步。”

    一句话,把顾飞给说得愣在当场。

    他虽愚钝,可人话还是听得懂的……

    但施大夫何曾给夫人拿过脉?真拿错了脉世子何须给他银两?若只是普通的拿错脉,他又何须拖家带口逃难似的连夜就要离京?

    且那些行李,分明早就准备好的,好像打算只等这边一句话,就拍屁股走人。

    联想到世子如此仓促的婚事,长公主日日喜事临头一般的红光满面,顾飞心中,有了一个荒唐的猜测……

    不!

    他们世子怎么可能做出这么荒唐的事!

    他们世子怎么敢如此愚弄长公主和陛下!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如若是真的,匆匆让他来打发施大夫,难道……是打算今晚向长公主摊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