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银子从何而来-《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3/3)页

    应天府门前贴了告示,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大声念道:“……着于三天内带齐帐册到应天府厘税,二十税一,拒不交税者,着应天府衙门查办……”

    官身才有资格下诏狱,普通百姓只能去蹲大牢。

    人群中,一个身着崭新布衫,面色红润的老者皱眉道:“官府把手伸得太长了,二十税一太重了,我们连妻小都养不活呢。”

    有认识这老者的便道:“陈员外说笑了,你老要是养不活家小,我们只怕连井水都喝不起了。”

    不少听到的人都笑出了声,井水不用钱,怎会喝不起?

    这位陈员外,是城西陈记米铺的东家,从祖父至今三代都开米铺。他住的是三进的院子,可见有钱。要不是太祖祖训,商贾不得穿丝绸,他何必穿布衫?

    另有人道:“陈员外,只交一点点税便能穿绸缎,可和算得很,你老不吃亏。”

    老者道:“又不是每天能穿,你没听何秀才说,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吗?”

    过年穿几天,就要交税,太不划算了。

    “这不是试行吗?或者再过几年,你便能天天穿了。”念告示的何秀才看看自己身上洗得发白的长衫,苦笑道:“要变天了。”

    穿绸缎的商贾,还是商贾吗?

    不知谁说了一句:“没听说吗?不交税,要进大牢的。”

    有人道:“什么听说?是真的,好些大人不肯交税,进诏狱了。哎哟喂,被严刑拷打,打得死去活来,交了银子才让家里去领人。”

    “还有这事?”

    人们议论纷纷的当口,一个长相平平的男子悄悄挤出人群,正是刚才说官员下诏狱那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