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掘墓-《王妃威武》


    第(2/3)页

    宁致远疲倦的倚着椅背,烦躁的轻轻捶打着乱成了一团糟的的脑袋,如何在杜依依与青澜之间捋出一条线让她们和平共处,如何能在皇上与沈客之间找到一个支点让他们更够各退一步?这两件事一上来,让他根本就没了心思去与晁王较力,这段时日皇后又在与青澜兴风作浪,家务事,果然是让人头疼无奈的。

    “难怪看到你会这么落魄,就这一晚,不能住久了。”赵静之虽是宁致远的人,但他与秦淮不同,秦淮是宁致远的手下和仆人,他却是他的助手与朋友,偶尔打趣一下也是无碍的。

    “等你与宁萧成婚,也就明白何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了!”宁致远无力的翻了个白眼,严峻的道:“晁王这段时日可有动静?”

    打趣的赵静之闻言调整了心态,郑重的回道:“晁王忙着趁着沈将军不在整顿五军都督府,有皇上的认同,虽反对的声音不少,但也在缓慢的进行着,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是彻底杠上了,丁彦祥与朱阁已经谈过几次险些闹起来了,东厂现在还算是低调的,但扩展速度也十分之快,现在宫中的禁卫已经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人数是五城兵马司的了!”

    “锦衣卫与东厂之间可有什么事情发生?”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锦衣卫与东厂干一架,宁致远更是天天在盼着。

    “现在东厂势力不如锦衣卫,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宫外,暂时还没闹出事情来,不过倒是听说,书如海对朱阁有些不满情绪!”

    “能不能想个法子,将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宁致远思忖着道。

    赵静之在兵部,平日有很多的时间是会与东厂锦衣卫打交道的,书如海已经对朱阁有了怨气,若是有人挑拨一下,现在东厂主内锦衣卫主外的局势很可能就要变一变了。

    “书如海心机深沉,要想挑拨他可不易,而朱阁油盐不进,挑拨起来更难,据我所知,书如海对朱阁的不满,多是因为锦衣卫的力量壮大过快让他在皇上面前的地位一落千丈。”

    关于军方的消息宁致远一部分是从赵静之这里得来,赵静之的职务之便能让他出入军方各府衙,对一手的消息也能过手,许多机密机要都能知道。

    书如海对朱阁的不满是必然的,只是这两人都是千年老妖成了精,外人要想挑拨起来又哪里是那么简单。

    “那这件事,还是得我来了!”

    书如海确实是一个忠心的奴才,可朱阁却并非是他效忠的人,只要找到了核桃上的裂缝,要想撬开这个核桃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宁致远常出入宁元宫,接触书如海的时间倒是挺多。

    “听说你今天去了西山,所为何事?”

    赵静之一拍脑袋,想起了自己居然忘了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刑部接到了一件案子,因为事关军方,董大人将这案子也通传到了兵部,西山上的安国公一家的陵园被不明人闯入,安国公夫妇的坟墓被挖开里头的陪葬品与尸骨都不知了去向。”

    都已经死了十一年的安国公被人盗墓,这确实有些匪夷所思,西山上乃是刑部用来安葬死囚犯的地方一直有士兵把守,普通百姓是上不了山的,就算是盗墓贼也不该去西山上盗墓才是,安国公一家十一年前死于非命,朝廷差了三个月查不到凶手,为抚慰安国公的在天之灵,皇上特地在西山上开辟了一块地方作为安家陵园将那次死亡的安家上下都安葬在了陵园之中,其中安国公与安国公夫人都是被皇上下令厚葬,陪葬的墓葬品价值不菲,安国公在军方与民间声望颇高,怎会有盗墓贼去盗了他们的陵墓?

    “虽说安国公已经死了十一年,但此事兵部也不得不慎重对待,站在金字塔上的老一辈人,可一直深深影响着三军将士,特别是当年的安国公,那可是足能与秦国公匹敌的人啊!”说起十一年前那位人人爱戴的安国公,赵静之这个文人出身的儒将也是不胜唏嘘,若是当年安国公不死,现在军方有岂会成了现在的一盘散沙?

    赵静之唏嘘感叹,宁致远却心有惊雷炸响,安国公夫妇安睡在西山十一年没出问题,却在这个时候被人盗窃了尸体与陪葬品,联合起今日肃州传回来的消息,宁致远心里有着一个他自己无法否认的设想。

    难道父皇已经知道了沈客的真实身份?这只是一次试探还是父皇有意逼着沈客走秦国公的老路?

    “那你去看了,情况如何?”

    “凶手手法十分老练,没有留下半点痕迹,说来也奇怪,盗墓贼为财,为何却要盗窃尸体?十一年了,尸体都已经成了白骨了,他拿去能有什么用?”

    赵静之困惑不解的道。

    “这件案子,可已经传开?”

    宁致远心里乱糟糟的脑子里思绪杂乱,若沈客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会怎么看?若是他站出来,无疑就能证实他的身份,这一招,可是比通敌卖国的罪名还要阴狠!宁致远焦急的咬着嘴唇,与一旁坐着的秦淮吩咐道:“秦淮,你回府看看王妃,告诉她让她明日自己一个人去沈府。”

    秦淮正视了一眼宁致远,两人目光对接微微颔首后,秦淮才拿起了门坎外的雨伞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