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皇帝和皇后,一个君临天下,一个母仪天下,都在一起**而肃穆的开始劳作。 很快,一株土豆被有些经验的李世民在农夫的协助下,完整的挖了出来。 看着那果实累累的一串土豆,李世民有些呆滞,周边们等着皇帝开了头,然后也要下场干干活的大臣们也有些呆滞。 似乎有些不可置信,李世民将一株土豆拎了起来。感受到手上沉甸甸的感觉,这才有些缓过神儿来。 将那一株土豆上下颠了颠,李世民就像是在做梦,梦呓般的问旁边的老农:“这...这一株,怕是有十斤上下了吧?” 老农虽然已经挖过一些土豆,但是这一刻还是激动,似乎连地位的尊卑都在这沉甸甸的果实下被他遗忘了,老农激动道:“是呀!这一串能有十斤!” 李世民没有计较老农和他说话的态度中没有尊敬和敬畏,而是抬眼估摸着一亩地的大小,然后大概估算着一亩地中有多少株土豆。 唐朝的一亩地,大概是现代的0.81亩,也就是540平左右。李世民这一估算,立刻算到这一亩地,大概有二百五十株土豆。 二百五十株土豆,也就是说这目的起码能有两千斤以上的产量!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三口之家,夸张些,一天总共吃十斤土豆,一直吃土豆,能吃上二百天饱饭,节省一点,吃个八成饱就能吃一年的时间! 这可是一亩地啊!按照这样来算,只要普及了土豆,大唐的财政很快就会有极大的改善,做到真正的国库充盈。 只要国库充盈,他就能大力的建设国家。像是隋炀帝干的,开通大运河,在他那儿百姓会造反,但他如果做同样的事情就不会!因为他给得起百姓工钱,也能让他们吃饱饭干活儿! 这样一想,似乎很多开天辟地的大事业,似乎都能因为土豆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而变得有了可能性。再想到还有甘薯和玉米,这两样也是收成极高的粮食,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多样性。 这一刻,拎着一串土豆,感受着手上沉甸甸的分量,李世民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