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弯腰鞠躬的同时,这监考官的冷汗依旧,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这次能到各个书院监考,是每个文官梦寐以求的差事! 要是能出几个进士,将来摆在自己的门下,那说出去我是谁谁谁的老师。 这事儿说起来够他们吹一辈子了…… 孔颖达孔老身为总考官,本应该称呼他职务的,只不过这些文官。 都以老先生先祖为师当做借口,所有的儒家读书人都是子的学生,孔颖达又是当代大儒。 他们叫孔颖达老先生,总有一种要和孔儒子凑近乎感觉。 孔颖达虽说有些不喜,但不是早朝那样的正式场合,便也默认了这个称呼。 “好了,念你初犯,此事不再追究,记住凡事要讲究规矩。” “无规矩不方圆!!!” …… 乡试的考试时间,终于到了! 所有的考生们都跃跃欲试,这一次如果能中了举人。 那就算是脱胎换骨了,能不能当官是两说! 最起码有了做官的资格了…… 乡试的考场,都设在县城内统一管理。 白鹿洞书院京郊县分院,大概有十几个考试通过了院试的考试。 达到了乡试的资格,在京郊县内,还有一家颇有实力的老牌书院。 它成立的时间比较早,所以资格更老一些,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弟。 大多就读于这所天恒书院! 它的院长曾经是一名进士,后来为官退休后,才开了这一家书院。 初衷的确是为了读书育人,不过在官场上的那一套,哪怕他已经没有官职了。 依旧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他。 天恒书院的院长李天恒,大老远的就看见了走过来的,白鹿洞书院院长白立城。 以及书院参加乡试的区区十几人。 李天恒马上接近白立城,亲切而不失“礼仪”的问候了一句: “哎呦,白院长!真没想到啊,你们院长刚刚成立不久, 就可以委派十几人参加乡试。” “这真的是让我意料之外啊!!!啊……哈哈哈、” “呵呵,李院长为了挖苦我们书院,还真是煞费苦心了! 我们书院的人少,但不代表能中举的人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