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宣旨,放榜-《红楼志》


    第(2/3)页

    李铭神色庄重肃穆,从王平手中的贡盘内取出圣旨,看向陈颍道:

    “颍川陈颍上前听旨。”

    陈颍缓步上前,躬身听旨。心中思量面上不显。

    身后的陈家奴仆家丁纷纷跪地拜礼,一个个都与有荣焉,面带喜色。

    李铭展开圣旨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今有颍川许县陈氏子陈颍,年岁幼,然聪颖过人,多有奇思,品性端良,且素有仁德之心。闻北地雪灾肆行,献奇方与社稷万民,联乡党行赈济之事。朕心甚慰之。

    特赐玉如意一对,金千两,帛十匹,以示嘉奖。

    其麾下云字号特摄为皇商,领皇家内务府采买事。

    ……”

    李铭宣旨毕后,陈颍上前接过圣旨奉于香案上,焚香礼拜后,将圣旨请入宗祠内供起来。

    陈颍面上恭敬有礼,心里却是不咸不淡的,自己拿出了蜂窝煤的方子,解了朝廷大急,顺治帝这些赏赐不过平常,圣旨格式也不过是敕。

    倒是皇商的名头还算不错,文会上让郑恺一闹,方彦华回京后还真的为自己请赏了。如今“国之义商”换成了皇商,倒是一件好事。

    “国之义商”和内务府皇商相比就是名和权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国之义商”不过是一个名号,实际用处十分鸡肋,也就唬一唬底层百姓和其他商户。平时能让那些官员稍加礼敬,但真正遇上大事时,根本不会在乎这么一个名号,反而还会开口让你出钱出资,简直就是一个道德枷锁。

    而皇商是有实权的,能从内务府领到油水丰厚的皇家采买之职,相当于半个官身。原著里薛蟠家里就是皇商,领着内务府的采买职权。

    如今云字号成了皇商,想必薛适定会激动不已,当初他大哥去世,他想接了薛家的皇商之职,将其做大做强。

    结果他大哥的遗孀,也就是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防贼一样的防着族人,在他开口前就到内务府将皇商的职位转到了年幼的薛蟠头上。导致薛家的皇商之职渐渐成了摆设。他也只能不甘的做起了行商。

    要是他以皇商的身份再回族里,不知其嫂薛姨妈会是怎样精彩的脸色。

    供好圣旨后,又有一干内侍捧了赏赐之物交与陈颍,陈颍一一接过让梅笔精心收放。

    李铭走到陈颍身前道:“恭喜陈公子。陈公子心系百姓,慷慨无私献出蜂窝煤方子造福黎黍,父皇的嘉奖赏赐,当之无愧。”

    陈颍拱手回道:“还要多谢殿下,为了颍的事舟马奔波,此情颍铭记于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