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章 高丽乱局-《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第(2/3)页
当官的为越来越多的兵员,钱粮欣喜。解放的奴婢们也会获得了钱财而蒙蔽。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军士气如虹,攻城拔寨。队伍如滚雪球般急剧膨胀。从起兵时候的五万余人,发展至今三十多万。
兵分多路,自北南下,一路横扫州城府县,望风而降者皆是。声势压过高丽朝廷,目标直指开京城。
高丽国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太祖王健时设置了六卫,到穆宗时又增设了二军,隶属中央,史称开京八卫。
在军或卫下还有领,每领千人。六卫由四十二领组成,共有兵员人。兵则来自于“丁户”,国家配给丁户土地并免除他们的杂役。此外,在东西两界(即现平安道及咸镜道)还设有屯田军。
战时,不仅仅是兵士,有时一般农民、僧侣、奴婢,甚至罪人也会被动员。兵士还被用于土木工事,这一点从唐宋学来的,具细差别大同小异。
如今大为国作乱,高丽王虽是睿宗王俣,但只能算半个傀儡。靠着近臣韩安仁来制衡自己的岳父李资谦。
可是这种军国大事,调动兵马插不上手。
这些事儿全部都由李资谦操持着!
金富轼奉命率领开京六卫迎敌,加上地方军队的协助共计六七万人。与大为国起义军碰撞在一起。
最初的时候,高丽朝廷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能够轻松击溃各路乌合之众,取得阶段性胜利。可随着越来越多大为国军队不知从哪搞来的装备,完全不输高丽军队,轻松取胜逐渐变得困难。
金富轼从缴获的装备中分辨出敌军装备大多来自宋朝,明白背后多半有宋人作怪。奏报朝廷告知这个惊人的发现。同时请求援军和自行招募军队训练。
当然,综上几件事情都需要时间反复磋商。
这就是朝廷隐性的弊端,事办完,黄花菜都凉了。
大为国扩编队伍没有限制在也没有讲究,除了太老太小不要。不管是男是女,是美是丑,只要能拿武器杀人就能入伍。乌合之众打得仗次数多了变得越来越骁勇善战,仗着人海战术,能够击败朝廷军队打的有来有回。此消彼长,大为国人越打越多,朝廷军队越打越少,不敌败退,丢城失地。
好在随着朝廷的援军抵达,金富轼也招募了数万新兵,稳住阵脚并收缩防线,同时聚拢百姓坚壁清野。城破烧粮,不给臃肿的敌军留下一粒粮食。
凭着这股气势,高丽军抵挡住了大为国推进的步伐。唯独令人失望的就是高丽国派出的使
节团队一去不返。不知是被偷袭杀害还是被扣押杳无音讯。
宋朝天子背叛盟约!高丽国众文武大臣一致认为。因为他们高丽国跟新近崛起的大金国眉来眼去。自动脑补宋朝得知这个消息,主动挑起事端。
可怜呐!宋徽宗赵佶躺着也中枪!国难当头之下高丽人一下子有了共同的发泄对象,竟然同仇敌忾起来。积极调动钱粮,且先剿灭大为国这些叛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