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南诏--主将无为陷死地3-《大唐潜龙》
第(2/3)页
征南讨伐军诸将心急如焚,屡次进帐要求尽速行动,鲜于仲通百般拖延,到最后居然恼羞成怒,以惑乱军心斩却了岭南道端州大将张言卿,将端州兵马交付李晖指挥,众将更是敢怒不敢言。
没料到,三日之内情势急转而下,回信尚未得到,各地侦骑已探知南诏、吐蕃已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鲜于仲通不敢再摆架子,打官腔,于是急令全军撤退,将于下的两万余人分作三部,要求李晖领五千兵殿后,自己亲率中军连同监军李辅国共一万五千人为行军中路,山南西道观察副使田大威率兵五千当先开路,向成都兼程急进。
可是已经为时已晚,东面、南面由南诏南庭都督龙胜越与南诏戍卫大将封罗皓领兵围住。
西面、北面由狼玛与波可罗密分率勇悍吐蕃武士将唐军大寨围的如铁桶一般,滴水不漏。
田大威率领大唐精兵,猛力向东北突围而出,连冲续冲击三次,双方伤亡均大,但都不能突出重围,只好原地坚守。
鲜于仲通拍案大怒,以怠慢军心,不奋力向前,将田大威撤职监下,以夏雨青代前锋大将之职。
龙胜越向阁罗凤禀报伤亡颇重,请求援兵,郑回依兵法上围三阙一之法建议:放开东路由唐军突围而出,将重兵沿东路唐军突围路线埋伏,沿路截杀追歼唐军败兵。
唐军归心似箭,必不为备,一旦遭受伏击,必无心恋战,夺路而走,而南诏、吐蕃伏兵必可轻易唐军一举擒杀。
阁罗凤连称妙计,于是派使者通知吐蕃主帅果结烈日,双方约定南面与西面先作数次佯攻并多树旗帜兵器,诈作重兵压境之威吓状,实际暗暗减少南面包围唐军之南诏军,并将西面之吐蕃军亦悄悄撤出大半,将重兵埋伏于北面、东面唐军撤退路线之上。
唐军自以为逃出生天,实际上却是陷入天罗地网之中,到时插翅也难飞!
唐军历经太和城北大战及苍山伏击战两场大仗,连续失利,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数次突围亦突不出去,挫动锐气,更加目前时节正值酷夏,气候溽热,唐军粮道水源早被截断,但由于士兵人数已经大减,而且营中遗留众多马匹,所以尚未出现缺粮状况,不过饮水却渐渐开始短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