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南诏--深入敌境1-《大唐潜龙》
第(2/3)页
南诏众武将都知道大唐不允求和之事,群情激愤,都说大唐欺人太甚,愿率兵迎击,定要与唐兵决一死战。只有清平官乔应昌站在一旁,不置一言。
乔应昌年已七十余岁,之前辅佐皮罗阁数十年,甚得皮罗阁信任,也是皮罗阁崩逝前,嘱咐辅政的托孤大臣,门生故吏,遍布于朝,声望之高,当朝第一,其人沉稳有谋,忠心为国,是南诏两代国主最倚重的大臣。
阁罗凤见乔应昌不说话,于是便问道:「乔卿有何破敌方略,愿爱卿有以教之。」
乔应昌捻着白须,说道:「破唐军之计,我已备下,只是在思考如何调兵遣将!尚需选用何人可膺大任?」
阁罗凤闻言大喜,连忙下得台阶,说道:「爱卿请明示。」
乔应昌缓缓说道:「唐军乃四方征召而来更兼之仓促组成,故兵不习将,将不知兵,此其败一也。我已探知唐军乃各道主将各率其军,兵将互不统属且马兵、步卒各道统之,而非统一分配运用,兵种旁杂,互不归属,自乱其阵,此其败二也。背仁德,舍信义,兴无名之师,以不仁伐至仁,此其败三也。鲜于仲通为人贪暴性狭,贪则无智,暴则士卒不服,心胸狭隘易生内乱,此其败四也。我南诏兵将虽少,然则兵精将猛又有强援在外,成里外夹击之势,破唐军简直易如反掌。」
阁罗凤心中欢喜,说道:「有何方策以破敌?愿知备细。」
乔应昌说道:「唐军势大,我先不与唐军硬拼,逐次抵抗,将唐军诱入国境深处。我早已探知唐军领兵大将的性格与脾气。到时只须如此如此・・・」
阁罗凤闻言大喜,将调派诸将前去御敌的大任交给乔应昌,自己则去等候派出使节的消息并与太和城戍卫大将封罗皓一同布置即将来到的大战。
九月初八,随从持使节首级回到太和城,阁罗凤知道求和已经无望,于是召集诸将,将使节之首级隆重下葬,激起南诏诸将同仇敌忾之心,阁罗凤誓言血债血还,鲜于仲通将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复仇之火在燃烧着每个南诏将兵,所有的南诏将校心中暗暗发誓,唐朝将为他们野蛮又无礼的行为赔上千万的唐朝精兵,他们将死在异乡,葬身在南国丛林山野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