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高原2-《大唐潜龙》


    第(3/3)页

    及至四月,得知李道彦败绩,高甑生没有达成任务之后,大总管李药师与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三位行军总管在鄯州会师。

    年前段志玄折返之后,吐谷浑又曾前来鄯州挑衅,此时已遭李道宗击退。

    侯君集、李大亮则已分别达成小积石山、河东的任务,先后来到鄯州,商讨后续战事的进程。

    此时的目标是伏俟城。

    侯君集说道:“我军已然完成集结,而敌军尚未退守险地。如今应当调遣精锐,迅速长驱直进。敌方无法预料我方的行动,难以全面防范,我军必可大胜。如果不用此策,而让敌军逃窜,一旦彼等远遁藏匿,届时重山险阻,就难以追蹑了。”

    出师之前,李药师已承诺将尽己所能,听由侯君集、李道宗等指挥大局。

    此时他便接纳侯君集的建议,调遣精锐长驱直进。

    自己与李大亮出青海湖北岸,侯君集、李道宗则出南岸,双向夹击西岸慕容伏允所在的伏俟城。

    吐谷浑之立国,大抵依赖天候、地势的屏障。

    青海湖周边全是牧场,无险可守。

    因此每当中土西征至此,便只能弃城逃逸。

    伏允得到消息,听说曾经荡平突厥,其后引退的大唐军神已然复出,亲率大军到来,登时大骇。

    颉利可汗的生母婆施氏来自吐谷浑,兵败之后原本有意投奔伏允,未成。

    因此吐谷浑非常清楚李药师的能耐,判断如果仅是弃城,并不足以阻止唐军继续西进。

    于是伏允决定烧毁青海湖周边的草场,以期断绝唐军马匹的秣草。

    吐谷浑自北魏时期将国都定于伏俟城以来,已近百年。

    在这百年之间,伏俟城曾先后遭北魏、北周、杨隋取下,然却从未使用焚毁草场之策,只因这是饮鸩止渴的下下之策。

    畜牧是吐谷浑的立国之本,对于畜牧经济而言,草场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如若将之焚毁,虽能阻敌于一时,却使得接下来的数年牧草匮乏,让牲畜难以繁衍,对于己方的损伤太过巨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