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3/3)页

    儿子们和文武百官连忙花式吹彩虹屁。

    朱元璋整个人像泡温泉一样,通体舒泰。他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啊!

    然而紧接着,便听到天幕话锋一转:【说完了朱元璋的功,我们来说一说朱元璋的过。】

    朱元璋:“?”

    扣心自问,他有些小错,但已经做得够好了,哪里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过错?

    【人有阶级的局限,也有时代的局限。人无完人,朱元璋不可能没有失误。

    朱元璋还没称帝的时候,手下的谋士就跟他说:“皇上,你跟汉高祖刘邦一样都是草莽出身,经历很相似,你要学习刘邦啊。”

    朱元

    璋听了。

    很多皇帝其实只是公司的董事长,股份多一点儿,所以被其他的董事推到了这个位置。对于朱元璋和刘邦来说,与其说是他们打下了这个天下,不如说是兄弟帮他们打的。

    他们自然不想自己的位置被威胁,所以要从其他的董事手里抢回股份。

    当时,被赶到北方的北元,还在虎视眈眈。朱元璋于是把自己儿子都封藩王,让儿子们戍边,相当于从功臣手里抢回军权。跟刘邦的做法差不多。

    朱家人总比外姓人值得信任。

    但朱元璋并没有完全学刘邦,他觉得刘邦的做法有弊病。汉朝末年,宗室尾大不掉,那些诸侯俨然搞成了国中国。

    可是朱元璋也不愿意完全抑制宗室。比如唐朝因为过于打压藩王,导致安禄山等将领崛起。

    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分封藩王,但是给他们的权利并不多。

    朱元璋觉得自己做得够周全了,可是他死了没多久,朱棣就打进京了。】

    天幕不说这个还好,一说朱元璋就来气,怒瞪朱棣:“咱们老朱家,向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怪你这个不孝子,非要抢你侄子的皇位!你平时装得多乖呀,咱可从来没看出来,您这么厉害。”

    朱棣眼神躲闪:”父皇,我是真的没想造反,这里面一定有隐情。”

    朱元璋:“有个屁隐情,你当咱没读过书、没看过史啊。那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是怎么发生的?就是一群狼子野心之辈想要清君测,结果还想把皇帝给清了。”

    朱棣哑口无言,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只想出来了一个可能:”那晁错提议汉景帝削藩,才导致七国之乱。我可能也是被逼的。”

    朱元璋闻言有些不满,转而瞪了一眼朱朱允炆:“咱留的祖训,你是一点不看呀。”

    他觉得自己的

    制度已经非常完美了,于是颁布了《皇明祖训》,要求子子孙孙世代遵守,不想看到子子孙孙瞎胡闹,败光了家产。

    朱允炆连忙找补:“皇爷爷,到了汉景帝时期,藩王横行乡里,不得不肖。不是我的错,可能是您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再说了,你的祖训也说了,如有必要,可以削减藩王。”

    朱元璋心里有些不高兴:“削减藩王可以是可以,但这么迫不及待做什么?我想的那是好几代之后的事情了。难道你这些叔叔对你不好吗!”

    朱允炆支支吾吾,他们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不好,可这话要是说出来,肯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朱元璋并不厚此薄彼,训完孙子,又开始训儿子:“朱棣,允坟良善,即使削也不会削的太很,你还敢说不是你的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