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会长大人应该也是这样要求略伦特的。 略伦特挺给力,说送到每一寸就送到每一寸,但他报出200这个数字时.罗南怂了。 普罗旺斯的集市按周举行,比如卢尔马兰的集市就固定在周五。 但一周只有7天,集市还都集中在上午8点到午饭前这几个小时里,如果要完成这个豪言壮语,粗略的估计要组织出将近30个集市小队。 可问题是,现在组织出5支集市固定队伍都很困难。 摊位上卖的东西不复杂,招牌锅包肉、中式快餐和粉红酒。 快餐可以从卢尔马兰这里统一供应,教人做锅包肉也不难,卖粉红酒就更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了。 最大的问题是,招不上来工人。 卢尔马兰只有大几百居民,老的老,小的小,种地的种地.净劳动力没有多少。 最近两三个月,卢尔马兰出现了太多的工作岗位。 先是2月底3月初新开的那些艺术商铺;随后罗南的餐厅扩招,同时期斯特斯加开始大肆招工;复活节前,卢尔马兰的商业价值被肯定,大量外村商人将目光注意到这里,虽然商业街的二期和三期还没竣工,但招商已经结束,那些老板们早就着手在卢尔马兰物色劳动力了。 5月初卢尔马兰人力已经开始紧缺,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卢尔马兰手工艺合作社把几乎全村的女性劳动力都签了进去。 现在想要在卢尔马兰找工人难如登天,罗南已经把招聘信息发到隔壁村子去了。 但外村人不如本村人知根知底,随便打听两句10岁的早恋细节都讲出8000字,招聘的时候格外的小心翼翼。 招人难、选集市难、不熟悉的人管理起来也难罗南能不愁吗? 但6月中旬,第一批集市小队必须出现在普罗旺斯的更多集市里,这是他给自己的目标期限。 罗南把自己需面临的困难分享出来,蓝衬衣旁边的一位休闲服女士问出了在心里憋了许久的问题: “其实我一直不理解,普罗旺斯人为什么不去大超市买东西?一定要去集市呢?超市里的东西分类简洁明了,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找齐未来一周需要的食物,但同样的东西在集市需要逛上两个小时。” 1987年的法国,大型连锁超市正处于快速扩张期,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之一。 根据报道显示,巴黎有一半以上的食物购自超市,小型蔬菜店、肉铺和面包店遭到巨大的冲击,奶酪制造者、鱼贩和农夫等不得不将产品出售给大型连锁超市,否则将面临倒闭和吃不上饭的难题。 这几位艺术家来自北方的大城市,他们有些不理解,在超市注定成为趋势的大前提下,罗南为何还要费这么多脑细胞想集市的问题。 “超市永远不会在普罗旺斯普及。”佐伊几乎是脱口而出,“你们有机会可以去阿维尼翁或者马赛的连锁超市看看,那里的情况和你们的家乡完全是两幅天地。” 大型连锁超市自然也来到了普罗旺斯,但它们水土不服了。 像罗南和佐伊这样的乡下人,即使进城去‘赶集’也会去阿普特‘全吕贝隆妇女最喜欢’的米洛纳市场,而不是高大上的超市。 这一点上罗南比佐伊更加肯定,因为即使又过了20年,连锁超市也没有真正的走入普罗旺斯市场,普罗旺斯的集市文化不仅保留了下来,还更加欣欣向荣了。 “为什么呢?”那女艺术家继续问,“普罗旺斯人为什么不选择更加便利的超市?” “因为集市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没有人会主动丢弃自己的文化不是吗?”佐伊侃侃而谈的说,“普罗旺斯的第一个集市诞生于阿普特,1523年雷内王钦命授权,每周六开市,400多年过去,从未停止过;第二个集市出现在1567年,地点是鲁西永,第三个集市在戈尔德,开市于1774年.这些知识绝大部分普罗旺斯孩子都可以说出来,请问,巴黎人可以背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连锁超市开业的时间和地点吗?” 对面几个人哑口无言。 对普罗旺斯的集市文化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知。 普罗旺斯的集市文化,是男人们在酒桌上最喜欢展开探讨的几个话题之一,在普罗旺斯生活了一年半,罗南对此也有相对较深的理解,而且是多方面的。 “集市之所以吸引人,有很多原因,在超市购物千篇一律,没有特色,到集市买东西则不同,经验因人而异,卖东西的人几乎都是生产者,而且他们就在现场,亲自为产品站台,不像超市一样无人值守,你们可能想象不到在普罗旺斯卖吃的东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我明白,因为我是摊主,如果我卖的食物不是好到挑不出一点毛病,会惨遭天底下最严苛的顾客,因为这里人均美食家.普罗旺斯人买到不好的东西,一定会大声控诉。” 佐伊和罗南心有灵犀,顺着罗南的话继续解释: 第(2/3)页